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蓝莲花:担子与美

鬼使神差地,想拥有一副担子。这份心思缘自一个外乡人。也许,那是我最早的记忆了。见他时,他正颤悠悠地转过羊场,绕过池塘边泥猴子般的我们,把扁担靠在大街的一面土墙下。我们一窝蜂聚拥去,看他悠悠然又不失慎重,施施然又颇为自豪地打开地上的两只木箱子。

一个箱子里的针头线脑、梳篦头络我兴趣缺缺,吸引我的是另一个箱子的头一层。

那是一些小小的瓶瓶盒盒,那人用小小的木勺圪捞一下,一点红的、粉的、白的粉末,在我们面前敞开其特别的、香腻的气味来,令我很不厚道地打了几个喷嚏。

它们的主人很嫌弃地摆手让我离开,我很不情愿地动了动。

而其底下的那一层,那人用手互揽着,任凭我们怎么说求激将,也毫不松动。好像一揭开,我们这些个亮晶晶的眼睛挖呀,挖呀就把他的东西挖走了。有个胆大的小伙伴试图趁其不注意去掀,被毫不留情地甩手打红了手背。于是乎,我们就想,那里面的东西一定不能见风,不对,是不能见光!又或者,里面根本没有东西,他只是故弄玄虚而已。

间或,我知道了那些瓶盒里面是叫胭脂香粉之类的东西,据说涂上能让人变得更美。于是乎,我的小人心又作祟了,大大怀疑他的神奇性——其主人佝偻的腰身、破旧的毡帽、锻打的很不光滑的铁板似的脸、黑瘪的指甲怎么好意思沾染这般娇嫩艳丽的东西?怎么能配拥有这美丽而令人愉悦的东西?尤其是粗鄙的听不懂的方言、刻意掩藏防窥的小人行径,真真使人心生不喜和鄙夷——要是这挑子是我的就好了,我一定大方个够——让众人观之——喏,还是自个收着最好。

也有三三两两的妇人来围观,左不过是外婆、三奶奶、四太太之类的小脚老人,粗略翻看翻看,天南海北地拉呱着,一看就是老熟人。可没有谁真从兜里摸出几毛来,救济救济这个听说有十几口之家的外乡人。不消一会儿,便各自散开。

只留下担子的主人斜倚于墙根下,和同样弯腰驼背的黑黄担子,一对儿的相依为命。

从外婆嘴里得知,那第二层箱子里放着一些珠花。我想象不出珠花是什么花,有没有外婆头上插得春玫瑰、夏大丽、秋蓝菊好看?

我想,好看固然是有的,但与生俱来的鲜香浸染出的“妖娆”就不一定了。

外婆说,这人也够大胆的,还敢出来卖这个?为什么?外婆说,黄毛儿丫头片子,说了你也不懂。

后来,依稀有一声半声他有气无力的叫卖传来,都被喇叭里轰轰烈烈、激越昂扬的广播声无情湮没。

一个旧时代的产物,哪怕它在一个时期不同程度地奉献过其微末的力量;哪怕它也曾不遗余力地托举过美和爱美之心;也曾被一些人认可或相互依附过,但旧的终究是旧的,必然被新时代的洪流所冲击、湮没、摧毁,最后消亡。

于是乎,我的那点可笑的小人心就冠上“幼稚”两个字,原谅了罢。

见过最柔美的担子,是和外婆去外村看的一出什么戏。有一段记忆深刻——一身着绿衣的小花旦,肩挑两只精致的青皮手工竹篮,担子颤颤悠悠,上面覆着的粉色绸布,也忽闪忽闪呼应着,随着叮叮当当的鼓点,那小花旦纤腰轻扭,纤足轻抬,抬手颦笑间,俱是风情。台下一片叫好。我不知道她到底挑着什么,杏子、桃、谷穗……我情愿它是“花”,因为只有花,才配用美人之相,柔美之动态来展示美之韵。我自然被触动了神经,暗地里,可是手足抽筋似的扭捏了一段时间。

隔年,似乎是一样的戏码,出来的是一个跳脱得令人牙疼的高壮女人。绿色的戏服紧紧地绷在身上,那僵硬的动作,故作柔媚的姿态,底下的观众看得是连连龇牙,有人忍不住笑喝:衣裳绷破了……那女人不羞不臊,自是乐在其中。在听起来手忙脚乱又断续嘀嗒的鼓点声中,也不再做作,大刀阔斧般迈开了步子,两只十字系柳条筐像猴一样上下左右窜跳得欢实,回幕后时,不想一脚带翻了一只,绊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也不羞恼,竟自哈哈大笑起来。她这一倒,也带动了全场爆乐。

后来才知道,那女子是劳动模范,拍过样板戏的,有人好事起哄,非要她来一出。这不,好一个娇滴滴的“卖花”姑娘被迫成了“铁娘子”。

于是乎,我情愿她挑的是一担谷穗,在一伙鹅的围堵下,疾步去“颗粒归仓”。不然,再娇艳的花也只能捂着无辜哀怨的脸在篮子里悄悄哭泣着老去呗。

于是乎,只认得锄头镰刀的我,暗地里扭捏的那些个小动作就悄咪咪地让其夭折了呗。

力与美相结合的担子,带着古老的粗矿韵致,俱是父辈们肩上挑的。屡次和父亲下地,触动我的不是庄稼如何如何,而是那齐齐整整的一道道垅堰。它们高低宽厚均差不多,上下把整座山分割成一层层弯弯的平整的田地,夏秋季节像一条条飘荡的彩带一样系在山腰,有一种原始、自然、错落精致的美感。这不由不让人惊叹:在那个没有机械的年代,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样的艺术家才能具象地雕画出来?

父亲说,是他们一锹锹,一镐镐,一担担砌堆起来的——那是多么宏大又浩大的工程啊!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传承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所创造的壮举啊!想象当时又有着怎样热火朝天震撼人心的场面!有风沙,有酷阳,有雷电,有暴雨,怎么能没有号子,没有欢声,没有鼓荡的热血呢?浸湿衣背的汗、暴起的青筋、紧抿的嘴唇、凝望的眼神,无不彰显着倔强、希望、不屈!是啊,这是大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的澎湃的美;是被贫穷压迫而迸发出的无所畏惧的美;是被美好生活召唤出的美!是踩着梯子奔上富足幸福的美!这“担子”怎不令人动容!

父辈们也会走出姿态优雅的美。担一担水,自井边回身之时,那美感就出来了。步态稳健,不疾不徐,一手扶着扁担,另一臂有节奏地摆动,扁担随着一颤一颤,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更有人据经验把平衡,扁担不扶,双手或叉腰或摆动,一步一步,那叫一个优雅。想走出颤悠悠的美,必须是竹子扁担,宽、平,而且是上长下短两层合一,有韧性,不硌肩,有缓冲,颤悠起来,不光省力且稳当。柳木的扁担,有韧劲但硬度欠点;榆木的,硬度够而柔韧不足;杨木质软,用起来寿命不长。不过就地取材方便又省事嘛,竹扁担还得花毛票。

不是所以人都能担出美来,你看,那女子,佝偻着背,两手紧紧抓住前后扁担绳索,大一步,小一步,快一步,慢一步,走三五步就喘着歇一歇。

有人看见,不由喊她几句,直起腰来,直起腰来……

她勉强挺挺,瞬间就落下去了,脸上痛色疲态尽显——唉,真是“红通通的脸蛋、青白白的嘴”,“美”得那个不尽人意……这个人就是我!好吧,这也是门不怕苦加恒心的学问,最后熟而生巧,自然就自然了。这建立在如此苦累之上的“美”,呵呵,不要了也罢。

而今,土地机械化,肩挑手抬几乎绝迹。农村城市化建设,政府为保障群众的吃水安全,“自来水”昂首阔步进入家家户户,又小媳妇般低眉垂目候于厨房、卫生间。故而水井被封闭,再也看不到水桶漾起的波纹,看不到水下纤细的水草,还有偶然误闯入的伸弹细腿的小青蛙……而后,担子退休了,早已弯了腰身的它,孤零零地倚于老家杂物间,蒙尘,再蒙尘。

而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虽然“此”担非“彼”担,而生于草木与长于草木,总有相似之处——少了傲骄性,苦香气,但多了负重怀柔之韧劲,虚怀若谷之气节。

我又想到了那个卖胭脂的人,想他当时的年龄也如我这般。十几口人的生活均挑于他肩上,在那个特殊时期,如不是迫于无奈,谁敢冒天下之势来逆行?

时代的差异,造就生活质量的差距,人的认知也有所不同,而人的赴美之心却是一样的。

人到中年的我们,前挑事业之重,后荷家庭之任;朝忧儿女学业,暮虑父母体质,这诸多压力,尽显于顶发之度。男不得不苦心蓄一缕长发让其横跨“地中海”来遮头顶荒芜之窘;女不得不用仅有的薄发染烫得蓬松来展示其不老之势。

这么想来,诸多心思都是驱美而来。原来,美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担子压迫激发出来的,越压迫,越昂扬,越旺盛,越智慧,这么说来,这担子还是要得的。

随机推荐:
mk包 健身器材 哑铃 制服jk 爱乐爱纸尿裤 女装阔腿裤两件套大码 寿碗 卡西欧李现同款手表 桃新鲜 高清摄像头 电脑 台式 门帘 布艺 带灯镜柜 染发笔 一体式空调 山画 靠山 招财 女内衣 文胸套装聚拢 大码夏装 胖mm 显瘦 大红花球 汽车 老上海旗袍中长款 上下铺木床双层 实木 假发 马尾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